在8月7日之后,豆粕價格遭遇重挫,當它跌破3000元關口后,并未顯示出止跌的跡象。隨后在8月13日夜晚的21時37分,豆粕期貨2409合約再次陷入下滑,一度下滑至每噸2865元。對此,行業專家分析,由于豬價的變動對豆粕價格的影響是逐漸的,而豆粕價格的下跌更多地受到供應端的影響,預計豆粕期貨價格仍將繼續走低。
與此同時,8月12日的油粕比(豆油/豆粕)上漲至2.52。具體數據表明,豆油期貨價格為每噸7516元,而豆粕期貨價格則為每噸2981元。油粕比的高位上漲意味著豆油相對于豆粕的價格被高估了。從市場走勢來看,后市的油粕比或許會從高位回落,因此,采取做空油粕比的套利策略(即做空豆油,做多豆粕)可能會存在盈利的機會。
回顧自2013年以來的油粕比均值,其數值為2.21。油粕比達到2.5以上的概率僅為11.95%,而低于1.9的概率也僅為10.11%。油粕比是反映豆油期貨價格與豆粕期貨價格之間關系的重要指標。大豆經過壓榨后產生豆油和豆粕,由于豆粕的產量大約是豆油產量的4.5倍,大豆壓榨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依然是豆粕。
對于豬價上漲與豆粕價格下跌的現象,行業專家侯雪玲指出,前期生豬去產能導致生豬存欄量下降,供應減少。因此,在淡季中生豬價格的強勢上漲是市場供求關系的一種體現。然而對于豆粕來說,這意味著飼料需求的減少。根據飼料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僅有蛋禽飼料的產量增加,其他類型的飼料產量均有所下降,其中生豬飼料的降幅尤為明顯。
隨著飼料量的下降和飼料行業利潤的走低,飼料企業在原料采購上變得更加謹慎。當前美豆價格持續下跌,但國內供應充足,因此大多數企業選擇降低庫存,隨用隨買。此外,由于巴西大豆產量的增加以及進口榨利較好,導致油廠前期采購了大量的大豆。而在國內6至8月期間,大豆供應充足,單周壓榨量高達200萬噸左右,導致大豆庫存和豆粕庫存不斷攀升,遠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期貨分析師陳界正認為,菜粕價格的下跌不僅受到豆粕價格的影響,更與自身供需寬松的狀況有著密切關系。國際菜籽供應的寬松使得中國在此期間大量進口菜籽,而從需求方面看,今年中國水產需求并未達到預期水平,導致菜粕的流通整體偏弱。同時他也指出,無論是豆粕還是菜粕的下跌,其本質都是供需寬松所導致的。
蛋白類品種的價格主要受到自身供需關系的影響,其他因素可能產生一定程度的間接影響,但整體影響不會太大。這與近期玉米價格的下跌一樣,都是由自身的供需平衡表所決定的。這些變化都在深入地影響著大豆及相關的產品市場和消費者需求預期的變動方向和范圍。因此對相關企業而言把握這些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