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在利多因素使得兩粕期價有走強可能
本網(wǎng)投資客服全天候在線應答
關于豆粕市場的基本面態(tài)勢以及兩粕短期走勢的分析。當前,豆粕市場是否仍將維持供應偏緊的格局?兩粕是否具備回升的動力?這些問題引發(fā)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油脂油料期貨研究員劉昊指出,國內大豆供應呈現(xiàn)近端緊縮與遠端寬松的階段性共識。對于豆粕05合約而言,其利多驅動因素有兩方面。其一,天氣風險導致阿根廷大豆產(chǎn)量大幅減少,這可能推動CBOT大豆價格上漲;其二,關稅威脅再次浮現(xiàn),這給予巴西貿易商提高CNF報價的底氣。這兩個因素均從成本端提升了豆粕的估值。此外,若2月的農業(yè)展望論壇對新季美豆種植面積的預期下調幅度超出市場預期,那么短期內豆系商品可能會走強。
對于菜粕的回升動力,主要集中在中加貿易懸念所帶來的菜籽進口數(shù)量下降的預期上。當前,菜籽反傾銷調查仍在繼續(xù),中國即將召開對加菜籽反傾銷調查的陳述會議。中國菜籽進口商對于進口加菜籽的疑慮較大,這可能導致從二季度開始中國菜籽供應出現(xiàn)緊縮情況。
另一位農產(chǎn)品期貨研究員周新宇認為,從中長期角度看,盡管阿根廷面臨干旱挑戰(zhàn),巴西的大豆收獲進度也有所放緩,但這些因素似乎不足以改變南美地區(qū)大豆豐收的總體預期。市場核心驅動依然在南美。如果此前市場充分交易寬松預期成真,全球大豆供應偏寬松的格局將限制美豆的上漲空間。然而,若南美大豆整體產(chǎn)能不如預期,豆粕價格有望進一步上漲。在交易方面,短期內建議以謹慎偏多的思路進行操作。
此外,農產(chǎn)品期貨研究員梁安迪提到,國內壓榨廠豆粕庫存水平偏低,且一季度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預期不高。在巴西大豆收獲且大量到港之前,國內豆粕供需基本面可能相對偏緊。同時,南美大豆正處于生長期,天氣狀況仍存在不確定性,中美中加貿易關系也具有不確定性,這些潛在利多因素可能使得兩粕期價在回調后有再次走強的可能。因此,需要密切關注南美天氣、中美中加貿易關系以及進口大豆到港等情況。
綜上所述,豆粕市場的基本面仍存在不確定性,兩粕的短期走勢也值得關注。投資者需謹慎操作,根據(jù)市場動態(tài)調整策略。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yè)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yōu)勢:互聯(lián)網(wǎng)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yōu)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yōu)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
上篇:豆粕2505合約的多空博弈顯得較為微弱
下篇:歐洲的天然氣庫存補充規(guī)則成為市場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