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歲末以來,養殖利潤的傳導似乎在豬價上顯現出滯后的跡象。經過對生豬期限結構的深入分析,我們判斷當前的市場預期正逐漸傾向于供過于求的狀態。因此,在養殖利潤遭受虧損并引發產能清理之前,生豬期貨價格的格局有望維持近弱遠強的趨勢。
市場對于期限結構的期待反映著預期的變遷。期限結構不僅僅是方向性的指引,更能夠通過其轉變來驗證預期的實現。
當市場的供需預期保持穩定時,期限結構為我們提供了明確的指引。在Contango結構中,近期合約的價格低于遠期合約,這通常出現在市場供過于求的情境中,適合采取空頭或反向策略。相反,在Back結構中,近期合約的價格高于遠期合約,這通常出現在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適宜采取多頭或正向策略。然而,我們必須謹慎行事,不能單純依據期限結構制定策略,因為當市場供需預期發生變化時,期限結構的形態也會相應調整。
從邏輯推理的角度來看,當價格從底部開始反轉時,市場逐漸從供過于求向供不應求的方向轉變。此時,期限結構往往從Contango結構向Back結構轉變。相反,當市場處于頂部并出現反轉下跌時,市場從供不應求向供過于求的方向轉變,此時期限結構會從Back結構轉向Contango結構。
從歷史數據的回顧來看,2024年的生豬期限結構演變過程與上述邏輯推理基本相符。在2024年的2月至7月,隨著豬價的上漲,前期母豬產能的去化使得現貨供應偏緊,為近月合約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這時,期限結構從Contango轉向了Back。而在8月豬價達到頂峰后出現的持續下跌,隨著產能的逐漸恢復,供求狀況從供不應求轉向了供過于求,期限結構也相應地從Back轉向了Contango。這種期現結構的轉變表明了供需變化預期正在逐步實現。
自生豬期貨在2021年上市以來,受季節性影響,其價格走勢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每年上半年,尤其是3月和5月的近月合約,其價格往往較為疲軟,相較9月和11月的遠月合約表現較弱,這導致近月合約與遠月合約之間的價差顯著收窄。
從消費角度看,生豬的消費需求在下半年通常強于上半年。因為下半年節日眾多、天氣轉冷,以及腌臘等傳統習俗的推動,使得豬肉需求增加。而從供給端來看,生豬的生理特征導致其季節性供應受到影響。冬季存活率較低,夏季增肥緩慢,進而導致當年8月份的出欄量減少。疊加壓欄和二次育肥的影響,次年的7—9月份價格便呈現出強勢態勢。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