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油期貨價格影響因素:馬棕油和肺炎疫情要關注
本網投資客服全天候在線應答
馬棕油2月或存增產可能,USDA報告影響偏中性重要信息及點評:據SPPOMA數據顯示,2月1-10日,馬棕單產+49.23%;產量+48.01%。點評:馬棕油2月上旬增產,利空油脂價格。重點關注:無 棕櫚油期貨價格影響因素:馬棕油和肺炎疫情要關注
油脂油料觀點:馬棕油階段性增產,油脂油料或向下找尋支撐信息分析:(1)豆粕現貨成交一般。2月11日沿海豆粕價格2640-2850元/噸一線,較穩中波動10-20元/噸,其中(天津2850,山東2780-2820,江蘇2720-2820,東莞2640-2650,廣西地區2700-2730)。連盤上漲乏力,今日豆粕成交轉淡,部分低位或吸引些成交。(2)豆油市場成交依舊不佳。2月11日國內沿海一級豆油主流價格在6330-6610元/噸(天津貿易商6330-6350;日照貿易商6500;張家港貿易商6610;廣州貿易商6500),現貨較昨日跌70-100元/噸,各地現貨基差報價在Y05+230至420元/噸不等,部分降10-20。午后連豆油跌幅擴大,且國內新冠病毒疫情仍十分嚴峻,買家入市積極性受抑,今日豆油市場成交依舊不佳。(3)棕櫚油現貨成交仍清淡。沿海24度棕櫚油價格5960-6090元/噸,跌幅100-130元/噸,(天津貿易商報6010-6020跌130,日照貿易商報6090,張家港貿易商報6000跌150,廣州貿易商5960跌100,廈門未報)。因國內疫情仍在蔓延,及午后盤面跌幅擴大,影響買家入市積極性,今日棕櫚油市場總體成交仍清淡。邏輯:【蛋白粕】供應端,復工陸續展開,關注疫情是否抬頭。盡管中美簽訂協議,但中國能否增加美豆進口還有賴于疫情發展情況。但中國開始積極進口南美大豆,長期供應料充足。需求端,短期內蛋白粕迎來傳統消費淡季,疊加禽流感疫情可能影響禽類存欄,新冠疫情影響供需錯配。中長期,疫情發展值得關注。疫情若得到有效控制,高利潤刺激下生豬存欄仍有望見底回升,刺激蛋白粕需求增長。總體上,蛋白粕價格中短期可能出現磨底,現貨產銷區價差拉大,長期跟隨生豬修復周期上漲。【油脂】供應端,馬棕減產邏輯仍持續,不過階段性增產仍利空市場。印度將開展新財年預算,是否對馬棕油采購政策適當放松將決定馬棕后續出口需求。需求端,疫情導致餐飲需求下滑,部分轉移至家庭消費,拖累油脂需求。總體上,春節后首個交易周,油脂先抑后揚,呈V型走勢,價格逐步回到節前水平。短期油脂步入區間震蕩,中期關注馬棕產量和印馬貿易關系動向,一旦好轉,利空將變成利多。長期,減產幅度和出口與生柴增長博弈,庫存降幅決定價格高點。操作建議:【蛋白粕】短期關注下方支撐,或進入磨底行情,長期逢低布局多單。做空油粕比值。【油脂】短期觀望;中期馬棕產量和印度采購是關鍵,長期看印尼、馬來棕油庫存水平變化。風險因素:南美大幅減產;下游養殖恢復不及預期;馬棕減產幅度低于預期;印度恢復采購馬棕油豆粕:震蕩菜粕:震蕩豆油:震蕩菜油:震蕩棕櫚油:震蕩白糖觀點:消費不振,鄭糖短期難大漲信息分析:(1)昨日,鄭糖有所回落。成交量有所下降,持倉量減少1.0萬手,主力合約全天下跌0.38%。(2)印度2月份出口食糖50萬噸。印度糖廠協會ISMA表示,印度2019/20榨季食糖產量預計不會比2600萬噸高太多。另外,中糧國際印度糖業主管表示,印度食糖出口可能會在2月回升,或達到50萬噸。(3)機構預計泰國糖產量短期內不會恢復。路透社報道,中糧集團在迪拜糖業會議上表示,由于干旱影響,泰國糖產量預計短期內不會出現回升,震蕩 預計19/20榨季該國食糖產量為1050萬噸,同比下降28%。邏輯:近期,鄭糖大幅反彈,短期來看,一方面現貨價格高位(節后交易未大量啟動),期現價差較大,其次,受疫情影響,砍運蔗用工比較緊張,可以說,疫情可能使得供需雙降,后續需要繼續關注疫情發展情況。外盤方面,原糖已見底,中期仍處于低位震蕩偏強態勢,目前配額外進口利潤在-300元/噸左右;巴西方面,逐漸進入收榨尾聲,原糖價格的上漲,或促使賣出套保增加,新榨季制糖比或有所提升;印度方面,壓榨進度同比偏慢,但本榨季庫存量預計依舊較大。操作建議:觀望。風險因素:產量不及預期、極端氣候、貿易政策變化棉花觀點:USDA下調中國棉花用量美棉反應平淡信息分析:(1)棉花現貨價格指數趨穩。2月11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13438(+1)元/噸;棉紗價格指數20560(0)元/噸。(2)鄭棉倉單+預報流出。2月11日,鄭棉注冊倉單37396(+375),有效預報5058(-378)。(3)儲備棉輪入成交率18%。2月11日新疆棉輪入上市數量12000噸,實際成交2160噸,平均成交價13699(-6)元/噸。(4)USDA下調中國棉花用量。因新型肺炎疫情影響,USDA在2月供需預測報告中下調中國棉花用量21.7萬噸至816.5萬噸。全球棉花產量調增18.6萬噸,消費量調低73.7萬噸至2591.2萬噸,期末庫存調高55.1萬噸至1788萬噸。邏輯:供應端,USDA連續下調美棉產量,同比增幅收窄;印度棉花收獲進度過半;新疆棉花加工接近尾聲,統計局公布數據減產約3.5%。需求端,中美經貿第一階段協議簽署,中國爆發新型肺炎疫情,紡織服裝內需及出口有待觀察;鄭棉倉單+預報數量整體增勢減緩,下游紗線價格乏力。綜合分析,新年度全球棉花產量未來新增變數不大,消費端存在階段性惡化預期,棉市或確認前期底部區域,疫情結束后有望迎來上漲行情。短期內,下游復工陸續展開,鄭棉情緒修復后等待真實需求。操作建議:多單持有風險因素:疫情,棉花調控政策,中美經貿前景,匯率風險震蕩筑底玉米及其淀粉觀點:上市進度仍未恢復,價格預計震蕩信息分析:(1)主力合約增倉上量,收陰線。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貨主力合約2005,開盤價1924元,收盤價1923元,跌4元,最高1929元,特惠1920元,昨結價1930元,結算價1925元,成交量265358手,持倉量583845手。(2)2月11日國內地區玉米價格大多穩,個別小幅調整。山東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主流區間在1940-2080元/噸一線,較昨日持平,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玉米市場到貨量寥寥無幾,遼寧錦州港口玉米大多未報,個別報水分14.5%,容重690-700收購價1890-1900元/噸,較昨日持平,遼寧鲅魚圈港口19年新糧容重690-700收購價格在1890-1910元/噸,廣東蛇口港口二等玉米成交可在2030-2040元/噸,較昨日持平。邏輯:供給端:當前基層余糧仍存近半,從過往售糧節奏看,4月前售糧壓力仍較大。需求端:新冠疫情、非瘟疫情、H5N1疫情齊爆發抑制下游需求。飼料方面,生豬節前集中出欄導致飼料需求下降,而疫情致能恢復受阻,禽料方面,節前至今的蛋價大幅下跌,養殖利潤大幅縮水。疫情的爆發同樣致蛋禽產能擴張受阻。深加工方面,疫情爆發后各項措施,抑制深加工下游產品消費。綜上,長期看,疫情的爆發或致2020年需求恢復程度或不及預期。階段方面,疫情致基層玉米上市進度推遲,且當前下游企業庫存偏低,提價補庫支撐期價表現相對偏強,預計隨著售糧壓力的漸增以及實際需求兌現,期價或仍有回調空間。操作建議:逢高布空風險因素:新冠病毒疫情、豬瘟疫情、H5N1
中國期貨開戶網三大核心優勢:
1,服務優勢,網絡實時客服+專屬客戶經理,遇到交易問題三分鐘反饋解決。
2,費率優勢,業內首家超低傭金期貨開戶,交易手續費特惠!量大可享優惠。
3,品牌優勢,國資期貨公司著名品牌,交易所優秀會員,營業部遍布各大城市。
開戶咨詢熱線: 021-20963620 網絡咨詢:QQ95215041 或 微信公眾號qihuokaihu88
上篇:供給需求端有差異 銅鋁鉛期貨價格有望修復
下篇:國際盤銅價和黃金承壓 滬銅期貨走勢或有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