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哥拉退出歐佩克組織的過程中,主要原因在于歐佩克決定在明年進一步減產,這與安哥拉自身的利益產生了沖突。退出后,歐佩克將僅剩12個成員國,每日原油產量約2700萬桶,約占全球供應量的27%。
歐佩克上月會議的決定,表明了他們希望通過減產來抬高油價的態度。然而,安哥拉政府對此并不贊同。他們認為,是時候更專注于本國的目標了。如果安哥拉留在歐佩克,他們可能會被迫減產,這與他們避免減產并尊重合同的政策相違背。
盡管安哥拉并非產油大國,但其日均產量仍有113萬桶。盡管退出歐佩克對組織的整體影響并不大,但此時安哥拉的退出,反映出歐佩克內部在減產以保證油價的問題上存在分歧。沙特一直希望維持100美元左右的油價,因此主張大幅減產,愿意犧牲市場份額來保油價;然而,歐佩克內一些小國財力有限,不愿丟掉市場份額,愿意接受70美元左右的油價。
環球時報的文章分析指出,這實際上是一場“歐佩克+”成員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之間的博弈。自2023年以來,國際石油產量持續過剩,“歐佩克+”不斷減產以抬高油價。然而,最近的減產策略卻越來越顯示出失靈的跡象。在“歐佩克+”宣布日減產220萬桶后,國際油價非但沒有上升,反而下跌。實際上,“歐佩克+”的減產策略存在一大軟肋:減產雖然能推高油價,但高油價會刺激非“歐佩克+”產油國增加產量,搶占“歐佩克+”成員國的市場份額。就像上周,“歐佩克+”持續減產時,美國的石油日產量達到了1330萬桶的歷史紀錄,既享受了高油價,又增加了自己的市場份額。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聲音質疑了歐佩克的話語權和組織對成員國利益的保護作用。這其中不僅包括伊朗、伊拉克這樣的重要成員國,也包括沙特這樣的領導國家。沙特作為歐佩克的代表,其在組織中的角色和影響力無疑對整個石油市場的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市場的波動,沙特是否能夠繼續發揮其領導作用,將是對未來石油市場的一大考驗。一直以來,沙特一直與盟友俄羅斯攜手,共同維護國際油價的穩定,確保其處于期望的區間。然而,隨著全球能源轉型的步伐加快,非歐佩克國家原油生產能力的大幅增長,歐佩克對于全球石油市場的控制力正在逐漸減弱。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沙特正積極尋求引入其他產油大國作為其盟友。
沙特深知,全球石油市場的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在這個過程中,歐佩克成員國需要尋找新的合作伙伴,共同應對市場挑戰。因此,沙特已經將尋找盟友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沙特正在積極與各大產油國進行接觸,尋求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
在尋找盟友的過程中,沙特已經將目光投向了其他產油大國。這些國家擁有強大的原油生產能力,并且已經在全球石油市場上占據了一定的地位。通過與這些國家建立合作關系,沙特可以進一步擴大其在全球石油市場的影響力,同時也可以共同應對市場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沙特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沙特正在加強與這些國家的溝通與交流,了解彼此的需求和利益。其次,沙特正在尋求與這些國家在技術、資源開發、市場拓展等方面的合作機會。此外,沙特還積極推動與其他產油大國的能源政策協調,以實現共同發展。
總的來說,沙特正在積極應對全球能源轉型所帶來的挑戰,通過引入其他產油大國作為盟友,共同維護全球石油市場的穩定。在這個過程中,沙特將繼續發揮其領導作用,與其他產油大國攜手合作,共同應對市場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
投資者熱點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