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國內豆粕市場利多因素難以尋覓。由于壓榨利潤尚可,進口大豆數量持續增加,然而下游需求不振,提貨速度較慢,導致沿海油廠大豆、豆粕庫存高企,供應壓力空前。數據顯示,2023年12月,我國大豆進口量為982萬噸,同比減少74萬噸,環比增加190萬噸。然而,豆粕需求卻表現不樂觀,油廠的豆粕成交和提貨表現平平。
據監測,截至1月17日當周,油廠豆粕成交量為26.99萬噸,較前一周減少9.67萬噸。盡管本周豆粕提貨總量有所增加,但仍難以扭轉整體需求不振的趨勢。這主要是由于低蛋白日糧計劃的推行,以及養殖業因價格下跌而大面積虧損,導致養殖業不得不減少相對高價的豆粕使用量。
事實上,豆粕需求的低迷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飼料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全國工業飼料產量同比下降1.5%,主要配合飼料、濃縮飼料、添加劑預混合飼料出廠價格均呈下降趨勢。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豆粕需求難以提升。
然而,盡管利多因素難覓,但大豆供應量仍在持續增加。預計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國內主要地區的油廠大豆到港量仍將保持穩定,為市場提供充足的原料供應。然而,豆粕需求的疲軟將對市場價格產生壓力,預計短期內豆粕市場將保持震蕩態勢。我將以自己的語言和結構,對飼料企業生產的配合飼料中玉米用量占比為31.3%,配合飼料和濃縮飼料中豆粕用量占比為12.2%,同比分別下降5.0個百分點和1.9個百分點這一主題進行改寫。
在飼料工業中,配合飼料的制作中,玉米的用量占據了31.3%的重要地位。然而,令人注意的是,這個比例正在逐漸下降。與此同時,配合飼料和濃縮飼料中的豆粕用量也出現了12.2%的降幅,同比來看,這個降幅更是達到了驚人的5.0%和1.9%。
然而,這并非全部。部分油廠因豆粕脹庫問題,開工率低于預期,同時當前正值油脂消費旺季,豆油等植物油價格略有走強。油粕同為大豆壓榨下游產品,二者價格有一定的蹺蹺板效應,豆油走強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豆粕價格反彈。
綜上所述,隨著南美大豆的收割上市,天氣題材的影響逐漸減弱,龐大的供應壓力預期將逐漸成為現實。接下來,美國新作大豆種植面積題材也將顯露出來。在2月中旬美國農業部進行農作物年度展望時,大豆播種面積很可能會被調整。豆類基本面的現實利多難覓,潛在利空仍存,國內豆粕供強需弱形勢難以逆轉。因此,短期內豆粕期貨有望繼續維持偏弱走勢。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