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將到來的2月21日,進口儲備玉米的定向邀標拍賣即將開始。然而,在拍賣開始前,官方決定取消此次投放。這一舉動,無疑給市場帶來了不確定性,但同時也反映出國家對玉米市場的重視和調控力度。
中儲糧吉林分公司在最近的行動中,計劃在轄區內增加第二批2023年產國產玉米收儲規模。這一舉措無疑將進一步提振玉米市場的看漲信心,穩定市場情緒。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春節期間國內玉米購銷相對寡淡,基層售糧進度已過半,巴西玉米集中到貨亦進入收尾階段,整體供應壓力較前期明顯緩解,但后續仍面臨“地趴糧”上市壓力。
近期,氣溫的大幅回暖使得“地趴糧”存儲難度增加,加快了基層“地趴糧”出售進度。這導致東北地區玉米價格呈現下調走勢,黑龍江深加工企業報價下調10~30元/噸。然而,在進入2月下旬后,受大范圍大幅度降溫天氣影響,一方面延緩了“地趴糧”上市節奏,另一方面降雪天氣影響運輸,這都使得階段性供應壓力減弱,近期玉米現貨價格呈現小幅上漲走勢。
氣象預報顯示,受寒潮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將自西向東、自北向南先后出現劇烈降溫。這無疑將對玉米市場產生影響,最低溫度0℃線將南壓到蘇皖南部至湖南南部、貴州南部一帶。持續關注天氣對“地趴糧”上市節奏的影響,可以預見到短期內玉米價格將得到支撐。
在此背景下,進口儲備玉米的定向邀標拍賣將于2月21日開始。此次拍賣底價下調350元/噸,這一舉措無疑將對市場產生積極影響,有助于穩定市場情緒,促進市場健康發展。然而,未來的市場走勢仍然充滿了不確定性,我們需要密切關注各種因素對市場的影響,以便做出及時的應對策略。在2月20日的公告中,進口儲備玉米的投放被取消,市場對此持延后預期,這降低了市場的階段性供應壓力。然而,中儲糧吉林分公司于2月20日晚公開發文表示,將在近日增加第二批2023年產國產玉米收儲規模,并發布30個具體的收購庫點。雖然第二批政策增儲規模的具體數量尚未公布,但基層售糧階段的挺市意愿明顯。暫停進口儲備玉米投放和第二批增儲都將提振玉米市場的看漲信心。
春節期間庫存得以消耗,近期下游企業存在補庫預期。經過春節期間的消耗,節后下游企業的玉米庫存明顯下降,其中華北深加工企業的玉米庫存降幅達到了25%,東北深加工企業降幅超過10%。由于淀粉等深加工行業的加工利潤較好,節前的停機檢修現象明顯少于往年同期,因此節期間深加工行業對玉米的周度消耗量也處于近年同期最高水平。目前看來,淀粉企業的加工利潤仍處高位,節后開機率也有回升預期,這些都支撐了節后企業的玉米補庫需求。
飼料養殖行業相對而言沒有深加工業樂觀。養殖虧損加上節后需求慣性回落,飼料消費進入淡季,對玉米需求的支撐力度有限。而且從替代品角度來看,進口替代大麥、玉米仍具有明顯的比價優勢,飼料端對內貿玉米的采購意愿相對謹慎。
從貿易環節來看,貿易環節持續低庫存。在“地趴糧”上市階段,預計存在較高的建庫預期。因此,預計貿易端建庫意愿的變化對內貿玉米價格的影響較大。貿易建庫階段可能會推動玉米價格的底部反彈。
此外,美國玉米價格再度下跌,這進一步增強了我國進口替代的優勢。
這一切都預示著,2024年的美國玉米種植面積將同比下調至9100萬英畝。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我國作為主要的進口替代國,其玉米的優勢依然存在。
以上就是我對這段文字的改編作品。我盡可能地保留了原文的主要信息和結構,同時增加了更多的細節和描述,以使故事更加生動和豐富。在即將到來的2023/2024年度,玉米產量創下了歷史新高,預計庫存將大幅增加。新季玉米的豐收和供應量的增長,使得美國的玉米總供應量達到了創紀錄的172.37億蒲式耳,同比增長了3%。其中,期末庫存預計將增長至近37年來的最高值,達到驚人的25.32億蒲式耳。
近期,由于美國玉米的完稅價低于巴西玉米,進口利潤豐厚,吸引了大量的進口商。然而,巴西玉米的出口窗口期已經基本結束,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對低價美玉米的采購情況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玉米市場在節后將面臨一輪“地趴糧”集中上市的沖擊。隨著氣溫的變化,政策儲備、下游需求增加以及貿易環節的收購活動也將逐漸展開,這可能會減輕市場的壓力。然而,考慮到當前現貨價格處于貿易建庫階段,預計價格可能會出現反彈,但空間有限。由于國內外玉米供應充足,價格上方預期并不高。此外,基層售糧階段暫停進口儲備玉米投放,預計二季度玉米市場的投放壓力將會加大。因此,今年上半年玉米價格上行走勢可能并不順暢。
總的來說,市場需要密切關注氣溫變化、政策調整以及貿易環節的收購情況。同時,也需要警惕“地趴糧”集中上市的影響,以及市場對進口玉米的依賴程度。這些因素都可能對玉米市場的走勢產生重要影響。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