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焦煤和焦炭期價再次呈現下跌態勢,與鐵礦石期價一起,跌幅均顯著超過鋼材期價。這種成本松動式的“負反饋”共振下跌行情引發了市場的關注。短短數個交易日內,煤焦期價為何會有如此大幅的波動?產業鏈“負反饋”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共振下跌的可持續性又如何?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淺出地探討這些問題的答案。
首先,煤礦減產傳聞有所反復。此前,市場傳聞國有大礦將在2024年壓減上千萬噸的煤炭產量,但這一傳聞隨后被官方辟謠。實際上,山西煤礦生產重點已經從“增產保供”轉變為“穩產保供”,嚴查超產和安全生產的態勢不會放松。從春節后煤礦的具體復產進度來看,產能利用率和開工率情況并不理想,與安全生產檢查的影響密切相關。雖然本周各地焦煤礦已經基本上都實現了復產,但產量仍維持在較低水平,預計與往年同期水平相比仍將較低。
其次,從數據來源來看,這從春節后煤礦的具體復產進度也可見一斑。雖然復產時間較晚且產量提升程度并不佳,但預計隨著國務院安委辦幫扶山西結束,這一現象可能會得到改善。這也意味著,短期內煤焦期價的下跌趨勢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鐵礦石期價的下跌也加劇了煤焦期價的跌幅。這可能是由于鐵礦石需求下降所致,同時也反映了市場對未來經濟形勢的擔憂。
綜上所述,短期內煤焦期價可能仍將維持下跌趨勢。這背后的根本原因包括煤礦減產傳聞的影響、安全生產檢查的加強以及鐵礦石需求的下降等。共振下跌的可持續性取決于這些因素的變化。因此,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以便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市場對于煤礦減產傳聞的波動很大。盡管如此,我堅信焦煤礦低產態勢的供應剛性特點將持續一段時間。鋼材的需求預期差是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
當然,鐵水持續低產,走“負反饋”邏輯,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鋼材需求及預期的不足。盡管螺紋鋼等建筑鋼材在節后終端需求剛剛啟動的階段,但從微觀調研各地工程項目的市場反饋來看,新開工項目的資金情況并不理想。相對而言,板材的需求韌性明顯強于建筑鋼材,但其累庫壓力也有顯著累增。出口訂單的下滑也表明整體鋼材市場的庫存壓力較大。因此,市場對于三月份建筑需求的預期并不樂觀。
總的來說,當前市場面臨的需求預期差和供應剛性特點,使得焦煤礦市場仍將保持一定的波動性。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