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應鏈目前所面臨的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已然引起了廣泛關注。目前歐美港口的勞工罷工事件仍然威脅著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這是當前不可忽視的一個風險因素。此外,隨著雙子星聯盟新航線的開啟,班輪聯盟在淡季期間的攬貨策略也變得捉摸不定,新聯盟船期銜接的復雜性更是加劇了這一不確定性。同時,美國關稅政策的變動也成為了全球供應鏈中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在運力方面,從短期視角來看,最新的船舶排期顯示,上海至北歐的1月月度周均運力為23.77萬TEU。預計在2025年2月新航線投入使用后,2月和3月的運力將分別達到22.96萬和29.52萬TEU。目前,隨著2月下半月運力部署的逐漸增多,短期內運力顯得相對充裕。
然而,我們仍需密切關注后續船運公司的航班停飛計劃。從中長期角度來看,2025年新船交付的壓力雖比2024年有所減輕,但仍然高于疫情前正常年份的水平。預計全年交付量將近200萬TEU,尤其是大型船舶的交付壓力依然存在。
在考慮繞行好望角的航線時,全球供應鏈的不確定因素相對較少。這是因為我國到歐洲、地中海航線的耗時增加是確定的,大約在7至10天左右。這一情況與疫情期間港口擁堵、勞動力短缺導致的供應鏈效率低下所引發的不確定性存在明顯差異。
據相關消息,西北歐航線的周度運力峰值在2024年與2023年相差無幾。MSC和赫伯羅特各自增設了一條自營航線,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OCEAN聯盟取消的LL3/FAL7航線的影響。由于繞行吸引了大量巴拿馬型船只,2024年的運力規模可能略低于2023年。然而,自2025年4月起,OCEAN聯盟將恢復LL3/FAL7航線,這將使運力峰值較2024年增加約5%左右。當繞行結束時,歐地航線將釋放出大量巴拿馬型船只,它們將返回其原有的運行場景,如美東、美西、中東、南美等各類航線。
展望未來市場走勢,短期內并不見太多利好因素出現,淡季運費大概率將持續下行。在新變量出現之前,集運指數可能將以波動率逐漸降低的弱勢震蕩行情為主。春節后的運價將繼續沿著淡季下跌的通道運行,近月的盤面將提前反映淡季貼水的情況。同時,考慮到復航預期的不確定性,預計短期內盤面將維持整體震蕩態勢。此外,盡管巴以停火協議已經落地,但集運指數盤面仍將受到船司復航預期的壓制,遠月合約短期內將繼續面臨壓力。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