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落地的不確定性
目前,粗鋼限產政策尚未落地實施,其未來的不確定性仍然較大。回顧過去,2021年和2022年的粗鋼產量政策常用“壓減”一詞進行描述,然而從2023年開始,政策描述轉變為“平控”和“調控”。據今年兩會的發改委報告指出,2025年將繼續實施粗鋼產量的調控措施,推動鋼鐵產業的減量重組。同時,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了202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的目標,這一目標與去年實際達成的能耗下降幅度相近。從這一基調來看,粗鋼產量政策有望延續前兩年的思路。
然而,考慮到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去年工信部已經叫停了鋼鐵產能置換,政策層面可能有所發力。盡管如此,市場傳言的全國范圍內大幅壓減粗鋼產量的可能性暫時并不高。從基本面角度看,鋼鐵行業近年來利潤狀況不佳,相較于供給側改革后的高點已經顯著回落。今年,在內需疲弱和出口頻繁遭遇反傾銷調查的情況下,控制鋼材產量以應對出口下滑風險和引導行業健康發展的必要性也在加大。
就供需角度來看,除非內外需未來都出現超預期的大幅下滑,否則粗鋼產量下滑幅度不易達到此前市場傳言的5000萬噸級別。回顧2021年粗鋼壓減政策的推出及對鐵礦石行情的影響,我們可以發現,在4月政策發布后,鐵礦石等原料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這主要是由于限產政策尚未執行,市場存在先行投機增產的情況,鐵水產量的持續增加拉動了鐵礦石的需求。而當限產實際執行導致鐵水產量大幅下滑時,鐵礦石在現實需求走弱的情況下開始出現大幅累庫,并伴隨成本崩塌式的負反饋下跌。
我們認為,若今年存在粗鋼壓減政策,其推出節奏可能與2021年類似,即上半年出臺政策,下半年開始實際執行。盡管今年需求可能不會像2021年一樣在下半年出現崩塌,但由于鐵礦石供應端存在上半年偏緊而下半年寬松的情況,港口庫存在下半年將面臨較大的累庫壓力。
基于政策上半年出臺、下半年執行的假設,我們認為鐵礦石短期內的下跌空間可能相對有限,整體走勢將以震蕩為主。同時,5-9正套存在一定走擴空間。若下半年供應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即使不考慮粗鋼限產政策,鐵礦石也存在趨勢性的走弱風險。若限產政策能夠落地,將進一步加大鐵礦石的供應過剩程度,使礦價下行壓力更大,并同時帶來螺礦比的明顯反彈。
總體而言,政策的不確定性和市場的復雜多變使得鋼鐵和鐵礦石市場的走向充滿了變數。對于相關企業和投資者來說,密切關注政策動向和市場變化,合理調整策略,將是關鍵。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
投資者熱點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