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的期貨市場中,行情頻繁震蕩,預期和現實之間的博弈始終存在。回首這一年,我們見證了市場的動蕩和不確定性。年初,隨著經濟復蘇預期的增強,商品市場穩步上漲,然而隨著實際需求數據的疲軟和海外加息預期的疊加,市場陷入了內外利空共振的困境。
從三月份開始,工業品市場經歷了快速下跌,波動幅度明顯放大。然而,進入六月份后,市場開始出現了一些積極因素,如工業品庫存處于低位、出口超預期以及供給因素下的利好條件,部分工業品市場向上走出一波凌厲的攻勢。這一上漲趨勢在三季度末調整后,四季度仍持續震蕩上漲態勢。
農產品市場方面,南美大豆產量的恢復成為全球油籽市場寬松的定調因素,農產品價格走勢也因此與厄爾尼諾現象和全球供需預期之間展開了博弈。全年來看,南華商品指數上漲了6.2%,年內最大回撤達到了12.3%。分板塊來看,工業品指數上漲了3.0%,農產品指數下跌了5.2%。其中許多品種波動巨大,如傳統的原油、螺紋和鐵礦,今年表現活躍的純堿玻璃和最近特別妖嬈的碳酸鋰、集運等。
全年商品市場的動蕩是常態,但令人不解的是商品的波動大體上與宏觀總需求呈現出截然相反的趨勢。盡管宏觀數據在年初表現良好,但二季度開始的數據卻始終低于預期,并持續到年底。期間雖然出臺了許多總量“刺激”政策,但并未改變“通縮”的大趨勢。對于主觀CTA交易者來說,這種價格的漲跌或相對漲跌能否被提前精確認知和把握,是他們最為關注的核心問題。
對于大部分人甚至產業參與者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在2023年顯然是否定的。無疑,這兩年的商品期貨交易背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參與者們感到很不適應。然而,盡管市場環境發生了改變,但對于有經驗的交易者來說,這正是他們發揮優勢的時刻。他們需要更敏銳的洞察力和更精湛的交易技巧,以應對市場的不斷變化和挑戰。市場的演進,猶如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其中充滿了無數的挑戰與機遇。對于眾多交易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場嚴峻的考驗。我們深信,投資人必須積極應對,加快優勝劣汰的步伐,以便更好地穿越市場周期。
回顧過去兩年的部分交易者失敗的案例,我們不禁要反思:如何提高我們的勝率,降低虧損金額,以應對市場的風云變幻?顯然,管理人不能盲目出擊,更不能賭博、猜測,而應基于深思熟慮的策略。在存量博弈的市場中,如果總是憑借主觀臆斷,很可能會被無情地淘汰。
市場和交易,都是一門深奧的藝術。它們既難以預測,又充滿變數。然而,我們仍需保持對未來的期待。倘若在2024年,市場再次涌現類似于碳中和或供給側改革的市場機會,或許能重新點燃企業和盤面的利潤之火。那時,主觀期貨的機會或許也將隨之而來。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