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銅跳空高開,發生了什么?這一現象背后隱藏著怎樣的市場動態?周三收盤后,央行行長宣布降準50BP,向市場提供1萬億元流動性,并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25BP。此舉出乎市場預期,悲觀的市場預期得到明顯提振。受此影響,LME銅大幅走高。夜間,滬銅跳空高開,令人好奇其原因。
回顧今年以來,銅價一直處于回調進程中,修復前期過于樂觀的美聯儲降息預期。自1月中旬開始,銅價企穩筑底。而國內2月初即將降準的利好消息,無疑為銅價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銅價反映較為劇烈,這與當前市場環境密切相關。
對于周四滬銅跳空高開的原因,期貨有色金屬研究員王穎穎認為,一方面,銅價在67000—68000元/噸的支撐較強。當滬銅下跌至68000元/噸以下時,下游補庫及備庫的情緒高漲,現貨市場消費轉好。加上銅的供應矛盾較大,壘庫幅度不及預期,LME銅庫存持續下滑。因此,67000—68000元/噸的支撐非常強。另一方面,國內降準的利好消息無疑為銅價反彈提供了契機。在銅價回調到位的情況下,一旦出現宏觀上的利好消息,銅價就會迎來快速反彈。
此外,王穎穎指出,全球銅顯性庫存僅25萬噸,難以滿足3.58天的消費量。預計未來供需仍然緊平衡。從供應端來看,銅礦供應增長呈現低增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如礦山老齡化、自然災害、剛果金缺電、罷工、秘魯社區干擾、銅礦資源國政策調整等。這些因素導致2023年銅礦供應僅增長2.12%,甚至在最悲觀預期下僅有1.95%的增長率。
綜上所述,滬銅跳空高開的原因既包括市場對降準政策的積極反應,也反映了當前全球銅市場供需緊張的局面。在供應增長受限、庫存低位的情況下,一旦宏觀環境有所改善,銅價有望迎來反彈。銅精礦市場陷入恐慌,現貨交易條件指數下滑至41美元/噸,市場已出現35美元噸成交。近期冶煉廠的干擾也很多,數家冶煉廠計劃在3、4月份提前檢修,二季度將迎來冶煉廠檢修潮。此外,運輸也出現了問題,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阻塞,導致美國和中國精銅進口量都下降。整體來看,供應端上半年仍存在供應緊張的預期。
期貨銅研究員李瑤瑤表示,臨近年關,國內銅消費進入季節性淡季,下游開工率有所回落。雖然元旦后國內庫存開始小幅累庫,但屬于季節性累庫,目前國內庫存仍處于歷史低位。由于Panama礦山停產和國內煉廠冬季備貨等原因,近幾個月銅精礦現貨交易條件大幅下滑至40美元/噸附近,基本腰斬。目前現貨交易條件已經低于冶煉廠的成本線,部分煉廠已經降負荷生產,這可能會對一季度國內精銅供應造成影響。
據報道,2023年全年銅礦進口量同比增長,廢銅進口同比增加12.1%,進口銅對國內銅現貨市場產生沖擊。2023年12月份電解銅產量同比增加14.87%,而2024年1月份電解銅產量預期繼續同比增加。短期內國內銅精礦供給減少,銅精礦交易條件及進口精礦交易條件持續下挫。
期貨資管部投資經理王維芒指出,近期數據顯示2023年電網建設、汽車產量、空調、冰箱產量等均同比上升明顯。然而,地產相關指標對銅需求有拖累,短期內國內終端需求處于消費淡季。具體來看,1月18日當周精銅桿開工率下降至72.46%,再生銅桿企業開工率環比回升。庫存方面,1月24日LME銅庫存減少1850噸。
上期所的倉單庫存增加了100噸,達到了11953噸。上周,全球三大交易所都出現了庫存增加的情況。從歷史數據來看,銅的庫存雖然有所回升,但整體仍處于歷史較低的水平。
隨著春節的臨近,傳統的消費淡季和嚴寒天氣使得國內市場表現不佳。全球交易所的庫存增減不一,但整體呈現出壘庫的趨勢。上期所的銅庫存相比12月底增加了16848噸,達到了4.78萬噸。春節前,需求通常會呈現淡季特征,現貨市場最近進口利潤較為可觀,國內現貨市場供應相對充足。下游企業一直在進行春節前的補庫備貨行動,盡管今天盤面價格大漲帶來了一定的畏高情緒,但現貨市場的成交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活躍度。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