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的產量同比有所增加,這是由于近40年來,全球大宗糧油作物主產區的干旱減緩能力顯著提高。同時,20年來,全球耕地休耕面積呈下降趨勢,這表明全球在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時,也在尋求更為可持續的糧食生產方式。
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在京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中,完成了“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專題報告,對2023年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的生產形勢進行了監測,并分析了全球糧食供應形勢。報告顯示,盡管全球極端事件對大宗糧油作物生產的影響相對較輕,但由于受到2022年糧食減產的影響,以及個別主要出口國收緊了對外出口政策,全球大宗糧油供應形勢總體呈現緊缺狀態。
報告指出,干旱是影響糧食生產的主要災害。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多個主要糧油產區采取了各種措施來提升農田的抗旱能力,如玉米主產區、水稻主產區、小麥主產區以及大豆主產區都采用了保障灌溉、地膜覆蓋、保護性耕作、種植結構調整以及選用抗旱品種等措施。這些努力顯著提升了農田的抗旱能力,對保障全球糧油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報告還分析指出,全球耕地休耕面積的下降趨勢表明了全球在糧食生產方面的積極探索和努力。從2000年的2.07億公頃到2022年的1.11億公頃,耕地休耕面積的減少意味著全球在尋求更為可持續的糧食生產方式。
總的來說,盡管全球大宗糧油供應形勢總體趨緊,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科技的進步和全球的合作,我們能夠找到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確保全球的糧油供應,維護我們的糧食安全。我非常榮幸為您呈現本年度完成的三個專題報告:“全球土地覆蓋變化對碳損失和碳吸收的影響”、“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以及“南北極與青藏高原冰雪變化及影響”。這些報告不僅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和信息,以應對氣候變化,同時也為增強全球糧食供給透明度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
首先,關于“全球土地覆蓋變化對碳損失和碳吸收的影響”報告,它深入探討了全球土地覆蓋變化如何影響碳的損失和吸收。這一主題對于我們理解氣候變化的關鍵因素至關重要,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應對這一挑戰的重要策略。
其次,“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報告為我們提供了糧食安全的全面視角。報告分析了全球糧油作物的生產情況,以及當前糧食安全形勢的嚴峻性。通過此報告,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通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確保全球糧食供給的穩定。
最后,我們還有“南北極與青藏高原冰雪變化及影響”報告。這一報告不僅揭示了極地冰雪變化的科學問題,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氣候變化影響的新視角。這些報告的完成,不僅為學術界提供了寶貴的研究成果,同時也為政策制定者和公眾提供了應對氣候變化、增強全球糧食供給透明度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信息。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
費率優勢:業內超低 保證金手續費率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