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運之潮:航司漲價的背后與市場脈動。
在物流的海洋中,航司的漲價潮似乎正悄然興起。此刻,我們目光聚焦于那波濤洶涌的集裝箱航運市場。
一、供應側的微妙變化
據高頻運力數據展示,近期上海至北歐航線運力呈現出一番起伏。WEEK 44至WEEK 47期間,運力分別以不同數值TEU為單位穩步前行。盡管在WEEK 48之前,運力壓力相對舒緩,但之后卻逐漸加大。尤其是WEEK 48至WEEK 50期間,平均周度運力攀升至26.8萬TEU,較前一段時期增長了18.8%。與此同時,中國與西北歐港口的在港運力亦見增長,船舶的停泊時間有所延長。比如漢堡港的錨泊時長本周達到了51.84小時,相較之前有了顯著增加。而全球船廠集裝箱船的交付數量也在穩步上升,2024年9月已有34艘新船交付,全年交付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數字。
二、需求側的活力展現
宏觀經濟的脈絡中,美國三季度GDP的強勁表現凸顯了其消費市場的韌性。其中,汽車、汽車零件、家具和家用設備的消費成為商品消費的主要驅動力。而在細分產品層面,家用空調、冰箱、洗衣機的出口排產均呈現出大幅增長,尤其是家用空調和洗衣機的出口排產同比增長率頗高。這反映了需求的旺盛和市場的前景。
然而,一則來自歐盟的消息為市場帶來了不同的聲音。歐盟委員會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五年的反補貼稅,此舉將對貿易關系產生怎樣的影響尚不明朗。
三、市場的策略與期待
在集運指數的波動中,本月歐線期現價格經歷了一番過山車般的旅程。尤其是在十一假期后,部分航司宣布了11月的漲價計劃。這背后的動機,除了支撐下跌的現貨運價外,更多的是對未來市場需求的期待。然而,貨量的支撐成為漲價能否成功的關鍵。市場當前對于整體漲價的預期濃厚,部分航司已經宣布了11月下半月的漲價計劃。但現貨端部分航司出現了降價攬貨的現象,這表明當前的訂艙量或許還不能完全支撐漲價幅度。
不過,從市場反應看,各合約因漲價預期的影響表現相對強勢。特別是12月和2月作為傳統旺季合約,市場仍充滿樂觀預期。而隨著歐洲航線2025年長約談判階段的到來,市場傳聞部分船司計劃將大柜運價進一步提高,漲幅可觀。在這樣的背景下,預計EC2412和EC2502等合約將展現出較為強勁的表現,我們需密切關注后續漲價的落地情況以及旺季的訂艙表現。
總體而言,這波航司漲價潮既是市場供應與需求博弈的結果,也是對未來市場的期待與信心。在這波浪潮中,每一個參與者都在尋找自己的位置和策略,而市場的脈動也將在每一次漲落中不斷被揭示和重塑。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一對一教學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