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交付的新船交付使用
2017年,總交付量為6500萬噸,相當于2017年年初船隊總量的5.2%(表2.11)。此外,在2017年,報廢總量為2300萬噸,導致全球船隊凈增長4200萬噸,相當于3.3%的增長率。
干散貨行業的新建筑進入船隊的噸位最大,報告交付的總噸位超過2000萬噸;這一行業也見證了最高水平的報廢活動,超過800萬噸,導致干散貨船隊的凈增長2.9%。集裝箱運力期貨資料,油輪的新建造活動減少,拆船活動也減少,導致船隊凈增長更大,接近5%。普通貨船的拆船活動多于新建筑,導致這一部門的增長率為負。
最大的造船國仍然是中國、韓國和日本,它們合計占2017年交付總噸的90.5%。中國在干散貨船和普通貨船方面擁有最大的市場份額。大韓民國在油輪、集裝箱船和天然氣運輸船方面實力最強。日本在化學油輪和散貨船的市場份額最大。世界其他地區,主要包括歐洲國家,在近海船舶和客輪(包括游輪)方面實力最強。
2. 船拆遷
2017年的拆船總噸數比2016年減少了近四分之一,這是市場樂觀情緒改善的一個指標。隨著市場狀況改善,散貨船和集裝箱船的拆解速度放緩,但油輪回收量增加。最多的船只報廢發生在印度,其次是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表2.12)。
3.噸位在秩序
2017年至2018年,所有主要船舶類型的訂單噸位進一步下降(圖2.7)。集裝箱運力期貨資料,僅供參考。與2008及2009年的峰值相比,貨柜船、油輪、干散貨船和普通貨船目前的訂貨噸位分別下降了62%、66%、76%和85%。在teu方面,集裝箱船訂單中有三分之二是14000 teu及以上的船。
在造船國家方面,中國占訂單載重噸的41.6%,其次是大韓民國(24.3%)和日本(23.6%)(圖2.8)。幾乎所有的貨船都是在亞洲建造的。其他造船國家以客船和近海船舶等專門船舶為主。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