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4 日, 發改委發布通知稱,定于 12 月 19 日召開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啟動工作電話會議,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將出席, 并就落實《全國碳 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推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有關 工作進行動員部署。碳排放權期貨資料,僅供內部參考。
全國碳市場啟動在即, 初期或只納入發電行業。 這一消息明確了全國碳市場的
啟動時間,也透露出全國碳市場初期或只納入發電行業。 2015 年,中國二氧 化碳排放量 91.64 億噸,其中發電供熱行業排放量 44.23 億噸,占 48%。預 計納入年能源消費總量達到 1 萬噸標煤以上的電力企業,對應年發電量 3413 度。
7+2 碳交易試點高效推動全國碳市場建設,中國碳交易市場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碳交易市場。碳排放權期貨資料,僅供內部參考。 1) 目前試點情況: 我國自 2013 年開始推動北京、上海、廣 東、天津、深圳、湖北、重慶等 7 個試點省市的碳排放權交易工作, 并逐步由 試點市場向全國統一市場推廣, 交易方式主要為配額交易, 此外還包括中國核 證減排量(CCER) 交易。除了以上 7 個試點外,2016 年 12 月 16 日和 22 日,四川和福建兩個非試點地區的碳市場也相繼開市, 并分別實現了 CCER 和福建省碳排放權配額的首批交易。 2) 世界第二大碳交易市場:截至 2017 年 10 月, 我國累計配額成交量達 4.06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成交額累計達 102 億元人民幣。 2016 年我國 CCER 成交量達 1609.6 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成交額達 1.11 億元。雖然與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U ETS)百億噸交易量相比仍有 不小的差距,但中國碳市場整體上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碳交易體系。
以上海為例,分析我國碳交易機制。1)交易參與人: 交易參與人包括碳交易試點企業、投資機構、 CCER 項目業主三類。 機構投資者現貨交易量領先, 參 與交易的試點企業主要集中在電力熱力生產供應業。 2) 交易品種:配額現貨 交易、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 現貨交易、 配額遠期交易。3)交易機 制: 掛牌交易、 協議轉讓。 4) 交易費率: 上海市碳排放配額及 CCER 交易手 續費, 對于交易所會員按照交易額的萬分之八的標準收取, 對于客戶按照交易 額的千分之三的標準收取,單筆手續費不足一元的均按一元收取。
建議關注:1) 清潔能源企業 2) 碳交易所 3)節 能環保企業: 以工業廢氣為 原料生產工業材料,減少碳排放。以上為“中國碳市場即將啟動啟動,可能只包含電力企業”全部內容。
風險提示: 全國碳市場建設或不及預期; 政府相關政策或不能及時落實; 有關企業準備水平或有不足。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免費咨詢
品牌優勢:金口碑 資深期貨客戶經理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 新人手把手教學
期貨行業優秀推廣站
國家雙認證備案注冊
十五年在線服務經驗
大品牌國企期貨公司
NEWS免費培訓
Online投資者教育優秀平臺
投資者熱點文章排行榜: